人文學課程探討香港社會現象 促使香港邁向美好將來

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知識卻是無限,以有限的生命去挑戰無限的知識是件不理智的事。但正所謂活到老,學到老,人類要對知識充滿熱誠和探討精神,如今的社會才能得以如此繁榮昌盛,產生嶄新、新穎的突破,讓世界邁向更美好的將來。

要將社會推向美好將來,則需要了解人文的範疇。人文科看似是個虛無縹緲、毫不扎實,但它可是一直都存在於大家的日常生活裡,幾乎每樣東西都與人文及社會學有關。近年「公共交通是否應該設有關愛座?」、「關愛座的意義是什麼?」等議題在各大網絡社交平台上有熱烈討論。地鐵、火車、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都特別劃設關愛座,目的是呼籲大家讓座給有需要的人士。但是假若有人坐在關愛座會遭到大家的歧視與批鬥,令關愛座失去根本的意義。早在十年前,我們生活裡沒有關愛座這概念,幾乎大家看到有需要的人士,乘客會自動讓座。所謂的關愛座淪落為批鬥座,其實背後牽涉到社會性問題。

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,便要修讀人文學課程,了解其他國家及城市的變化,從而分析為何香港會出現如此病態的狀態。目前香港教育大學開辦了英語研究及數碼傳訊榮譽文學士課程,這個英語研究數碼傳訊課程內容豐富,將現時社會最新的科技技術及人文知識糅合,學生可深入了解的數碼科技、語言學及社會學等專業範疇知識。透過課程內所教授知識能夠讓你分析出香港社會的演變,及了解香港社會現象背後的問題,從而讓香港未來發展更加美好。